是于嘉洋的消息。
于嘉洋:回京了没啊?
沈时语回:还没,三小时后的飞机,五小时后见
于嘉洋:大兴还是首都?
沈时语:
屏幕上方出现“对方正在讲话”,二十秒后于嘉洋发过来一段语音。
沈时语一边换衣服一边听。
“话都让你带跑了,我是想说,今天合作方发过来消息了,说希望项目能及早进行。”
沈时语拿起手机,也回语音:“等我把学校那边的事情结束了就可以开始了,我尽快。”
于嘉洋回了个“ok,等你回来”。
又发过来一张照片,照片里是她和一盘儿小龙虾的合照,看样子是在簋街。首都这点好,哪怕是凌晨,只要是孤独了,走到街上去哪儿都是人,热热闹闹的。
沈时语没回消息,吹干头发下楼退房,出了酒店定了车,看着软件上写着司机师傅还有十分钟到,她就又点了支烟。
打火机是刚才退房的时候跟酒店前台要的。
看着眼前晃动的火光,似乎和几小时前那簇火光重合。
他竟然还在这个城市。
沈时语一度以为,他们分手之后,他会去上海发展,前景要比留在这里好。
不过他也许只是恰好回来呢?
不过,这又关她什么事呢?
机身穿过层云划过夜空,离开得悄无声息。
“再熬个两年,就能往上走了,怎么就不想继续了呢?”
“您也说了,再熬两年,”沈时语笑笑:“我不想熬时间,我想开心做点事儿。”
“还是年轻啊,”主任摇摇头:“二十几岁就在首都有稳定的工作,还不知足。”
沈时语不再解释,拿起自己的东西和主任道别:“这么久了也承蒙您照顾了。”
“没事,以后有事没事常联系,同事们也都挺喜欢你的。”
“谢谢您。”
“客气。”
沈时语出了学校,看见于嘉洋倚在车身上玩手机。
她们俩很早就认识,在沈时语眼里,于嘉洋这人跟她算是跟她“臭味相投”。只是后来沈时语走了一段所谓“正路”,于嘉洋一直这样。
于嘉洋一头金色短发,穿着卡其色休闲西装套装和棕色皮鞋,乍一看还以为她是个叛逆少年。于嘉洋听到她脚步声,她走过来接过沈时语手里的东西放进后备箱,边走边说:“怎么没见你学生们出来送你啊?”
“没跟他们说,这事儿我谁都没说。”
“噢,有点儿荒凉啊。”于嘉洋略带惋惜。
沈时语白她一眼:“不还有你呢。”
“是是,”两人上车后,于嘉洋系好安全带,从车后拿出一束火红的玫瑰花,和在车外时的语气截然不同:“恭喜沈总成功辞职,开启人生美丽新篇章。”
沈时语自然知道于嘉洋刚才那样子是装的,接过玫瑰花:“多谢。”
沈时语指尖划过花瓣,像是自言自语:“之前我过得不快乐。”
是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,但她并不快乐,那种日子终究还是不适合她。
“也就你能这么任性啊沈大小姐,说不干就不干了。”
”别叫我沈大小姐。”
“行,沈女王,行了么?”确实,沈时语现在的启动资金都是本科起她自己赚的钱。
“别贫,哪儿吃去?”
“那肯定是给你安排最好的地儿啊。”
“你对象呢?”
“不知道哪儿玩去了,”于嘉洋耸耸肩:“不管他。”
于嘉洋正欲驱车离开,走之前,在后视镜里见到一个一直盯着她车的人。那男人的目光和她的在后视镜里短暂相遇,她看了眼身边正看着怀里花束的沈时语,没说什么。
已经成为景区的小吃街人潮拥挤,有很多游客。于嘉洋夹了口菜看向她:“我还是觉得你这样比较顺眼。”
“是吧,我也觉得这样舒坦。”沈时语喝了口汽水儿。
这块是繁华地带,这家店也算是半个网红店,经常有网红过来打卡,有些为了在网络上博眼球,穿得暴露又性感。
首都也有这点好,足够包容,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装扮,只要不过分出格,都没人会对你投去异样的目光。除非你自己觉得你自己格格不入。
所以沈时语喜欢首都,首都的包容性很强,能包容她这个“异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