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八一中文网>都市小说>重生:我是超雄症不是神精病> 第442章 瓦良格参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42章 瓦良格参观(1 / 1)

思考了许久的王永中,还是没有把握,没有一个可以真正放心的人。

“我是不是傻?现在网络时代了,有人名有大致的地址,让AI伪造当地的Ip,发一封匿名邮件不就好了?”

王永中笑了笑,拍了下脑门。

还有近三个月时间,为免对方还没制作枪械,证据不足,王永中没有急着举报。

准备等二月底到时候再说。

到时候人赃并获,也算是功德圆满。

笑呵呵的通知AI准备2月底发送邮件,防止自己忘了。

“伊国前统领萨统领,在家乡提克里特附近地区被美军逮捕。”

电视里传来的新闻,让王永中心情再次有些复杂。

虽然早知道会他会被抓住,但真的见到他那灰白头发披散,灰白胡子拉碴的身陷囹圄的模样。

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扑面而来。

小国、弱国、不听听话的国家就是这样,接下去还有赖斯的拥趸卡大佐也会有此一劫。

然后越来越多,不和美西方一条线的领导人,不是下台就是逃亡,要不就是死亡。

随着单极世界的彻底成型,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。

年底,王永中受邀去达利安船厂,参观已经基本修复的瓦良格号航母。

因为他的参与,这艘老旧的破船早了近一年回到国内。

修复工作也相应的加快了许多,如今终于是完成修复,即将开始改造。

而和王永中一起来的嘉宾,居然还有正在训练的第一批海航空兵。

而第一批三百位飞行员中,有一个人最为特别,那就是阴差阳错,从南海波涛中平安归来的王飞行员。

这次他果然被选上作为第一批海军航空兵,已经开始参加训练。

当然训练肯定不是在海上,还是按瓦良格号甲板,一比一复制的场地。

想通的跑道长度,还有想通的坡度。

使用的飞机也是最新的J10,算是圆了英雄四代机的小梦想。

而今天让大家来参观,一个是给领导功臣汇报一下进度。

另一个就是让这些飞行员们,熟悉一下场地,毕竟今后他们是第一批上舰的官兵。

只是初步修整后的航母,比起后世看到的廖宁号,差距可不是一点点。

但庞大的身躯和体型,让所有参观者,都不停的惊呼赞叹。

而有些眼窝子浅的官兵,已经开始泪洒现场。

比如我们的王飞行员,此刻纵是有墨镜遮挡,也掩盖不住流淌的热泪。

“老伙计,加油啊。我们等待着你的新生。我们也保证会好好训练,以期能配得上你的雄姿。”

蹲在甲板上,轻抚着甲板,动情的述说着。

外行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我们的王永中算是半个内行,不但上一世是半个军迷,这辈子更是深度参与了军工。

结合上一世的信息和如今的知识,看出了非常多可以改造升级的地方。

“黄轶,你说我提过电磁阻拦索系统行不行?”

这样的盛世,怎么可能少的了军迷黄轶。

跑上跑下无数次的黄轶,激动的靠过来,

“可以,当然可以。虽然这甲板不适合电磁弹射,但阻拦索可以作为试点。验证一下。我刚才已经看过了,完全可行。我们的技术新的更大的燃油轮机,不成问题。电磁系统电力系统我来操刀。”

黄轶自信的很,好像这些都是小cASE一样。

不过让人家黄轶来操刀,确实是小cASE。

如今的他正好懒得不行,每天花天酒地的,这次正好压榨一下他。

按照现有的技术,和正在研究的项目,等到这艘验证型号的航母建成之后,估计是不需要建第二艘同样一比一的航母了。

直接平直甲板加电磁弹射,想必已经成熟。

而王永中最想让黄轶出力的,除了这电磁弹射,还有核动力,甚至想拉着他一起开启核聚变事业。

没错,王永中最终的研究方向,一直是核聚变这样的关键技术。

其他的It业也好,矿业石油业什么的,其实都是为了最终目的服务。

所以这次借着瓦良格的机会,刺激一下黄轶,准备将他慢慢的带回到实验室来。

而这些研究,王永中也早就让AI开始了,就等着自家的大高手参与进来了。

看着黄轶已经开始和那些总工副总工,在那里争得面红耳赤,王永中笑了,就怕你摆烂,不怕你激动。

参观完,还没等王永中将黄轶拖回自家实验室,几位总工就将他截胡了下来。

“艹,你们不讲武德啊。你们想白嫖我们的首席科学家?”

“哎~王总,看你说的,什么漂不漂的,借用借用一下。有了产出,我们都有一条成果转化系统的,放心,荣誉也好,实惠也好,不会让你们吃亏。

“我这暴脾气,我是贪荣誉还有实惠的人?我们什么荣耀没有?什么实惠没有。我是怕你们浪费了他的激情。我怕他将精力都耗费在你们这里了。我后续的研究他就会摆烂是知道吗?”

“哈哈哈,”

现场顿时欢快了起来。

最终,王永中还是妥协了,答应让他研究完电磁系统就回来。

然后大家合作进行核动力的研发,争取下一艘直接上核动力。

心满意足的回来,王永中准备给自己放个假,去港城陪她们过个节。

而丁蕊和心心也即将放假,到时候一起到港城过节。

随着芯片园全力投产,王永中在港城的地位也急剧上升。

比起那些地产金融家族,做实业,搞高科技的王永中,更受当地民众的喜欢。

特别是这次正在建造的巴米扬博物馆,更是深得当地人心,在一众上了年纪的人心目中,万家生佛似的人物也不为过。

关键,这两年,王永中和一代目顶住了压力,已经第三次推出祖屋计划。

已经累计解决十几万户家庭的居住环境。

那就更受到人们的尊崇。

由此而来的港城房价,并没有如上一世一样涨到飞起。

再加上王永中的工业园等产业,解决了大量的就业,港城产业结构越来越健康,一片欣欣向荣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