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非雪慢慢走近,把下一个展板上的“备位二府”拍进直播。
二府: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。
【又三年,嘉佑五年(公元1060年),《新唐书》修成。】
【同年十一月,欧阳修升任枢密副使。】
【次年八月,欧阳修拜参知政事。】
【自此,欧阳修位列宰执。】
【宰执,是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。】
【在宋代,宰相指的是“同平章事”一职,执政官则包括“参知政事”和“枢密使”及“枢密副使”。】
范质揉了揉僵硬的腰肢,微不可闻地嗤了一声。
这些官职不都是赵匡胤为了削弱相权搞出来的。
说赵匡胤重文轻武,他只觉得那些人眼瞎。
赵匡胤他是重文轻武吗?他是平等地针对每一个有机会威胁他皇权的人。
前朝的大臣们还能喝点儿小茶坐着议事,轮到他们就落到只能忍着口渴站着了。
范质抿紧唇,心情很不美妙地抬起头,天幕上展现的内容已更新。
新一轮标题是——“调和两宫”。
【嘉佑八年(1060年),欧阳修位列宰执两年后,在位四十二年的宋仁宗溘然长逝,享年五十四岁。】
【在宋仁宗去世后,曹太后发布遗诏,皇位由养子赵曙继承,即宋英宗。】
宋仁宗赵祯猝不及防知道自己死期,先是一愣,随即脸上表情大变。
他不可置信地抬起头盯向天幕: 我勒个天都塌了?!
谁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?
虽然连失三子,但宋仁宗正值壮年,一直坚信着只要自己努力耕耘,就能拼搏出儿子。
要知道,他就是他爹接连夭折五个儿子后,耕耘拼搏到四十二岁才有的儿子。
凭什么当爹的行,当儿子的就不行。
宋仁宗委屈!
宋仁宗愤怒!
宋仁宗抓狂!
他不认这个命!
后宫中嫔妃生不出来,那他就去宫外找,找身强体壮的生,找家里兄弟串成串的生。
卖谁不是卖,只要能生儿子,“钟无艳”他也卖。
宋仁宗眼中泛起泪光,抬手遮住了双眼。
后宫中,曹皇后和三女接连夭折的张美人等嫔妃还在emo,并不知道未来迎来的小姐妹多么令人惊叹。
另一边,汝南郡王赵允让和他的儿子们看着十四岁的赵宗实,目光复杂又狂热。
十四岁的“招帝”赵宗实瑟瑟发抖。
他就在宫里住了四年,算不上官家养子吧?名字都不一样。
赵宗实的爹和哥哥弟弟们对他的话嗤之以鼻。
官家养子,以后的官家,和兄弟的行辈字当然要有区别,肯定要改名的呐。
赵允让摸了摸赵宗实的小脑袋:“肯定是你。”
因为,这是官家对他的补偿。
他也曾是先帝养子,皇位继承人。
【此时,宋英宗已经三十一岁。】
【是个大人,可以掌权。】
【没成想,刚登基没几天,宋英宗就精神病发作。】
【于是,宋英宗下诏请求曹太后协助处理政务,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。】
【然后,朝政大权就这么水灵灵地落入曹太后之手。】
赵匡胤等宋朝皇帝和欧阳修等仁宗朝臣子纷纷皱起眉头。
刘彻眼睛一亮,一脸兴奋地将目光看向天幕:“ 有好戏看了。”
协助,说的好听,协着协着就协到自己手里了。
太皇太后是他亲祖母,和他有血缘关系,都不愿还权给他。
曹太后和这个宋英宗都没有血缘关系,肯定更不愿意把权让出来,两个人肯定会打起来。
是这个道理。
刘彻下首,两行的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,行事谨慎还是随意,视线都齐刷刷瞅向天幕,眼睛发亮。
刘彻与窦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,他们都见识过,不少还是友情参与者。
有血缘关系的都打成这样,没血缘关系的肯定打得更凶。
大臣们边看,边在心里嘀咕。
同时,眼睛越来越亮。
卫青扫视一圈,神情复杂地揉了揉眉心。
片刻后,他默默将目光射向天幕。
【同众多大宋皇帝一样,刚继位的宋英宗有一番事业心,想改革。】
【然而,权力此时在曹太后手上,见过庆历新政失败的曹太后属于对抗路,想保守。】
【宋英宗就想亲政掌权,但曹太后不愿意让。】
【曹太后婉拒了哈:
我凭本事掌的权为什么要还。】
【不可避免的,两个人开始争执,并发展到激烈不休地地步。】
【甚至,宋英宗开始公开辱骂贬低,写诗嘲讽曹太后,而曹太后也起了心想废掉宋英宗立新君。】
宋仁宗冷眼听着,只觉得毫不意外,往日里皇后与大娘娘相似之处便颇多。
他很后悔当初不顾大臣们反对将郭皇后废掉。
郭皇后虽嚣张跋扈,但喜怒形于色啊。
【被曹太后询问的韩琦(╬?_?):
俺不想当霍光。】
【眼看着事情越闹越严重,大臣们纷纷坐不住了。】
【欧阳修,韩琦,司马光等群臣齐齐下场,开始做曹太后和宋英宗双方的工作。】
【在群臣的劝说下,两人勉强接受求和。】
【但是,曹太后依旧不肯让权,对韩琦一而再,再而三的暗示视若无睹。】
【最终,惹得韩琦在朝堂之上当场询问曹太后何时撤帘归政。】
【并且,在曹太后愤而离场后,韩琦趁机直接下令撤去帘幕。】
【韩琦微笑: 不回答就是默认了哦。】
【就是不知道,他是不是受了赵匡胤“废座撤茶”的启发。】
【至此,曹太后持续了十三个月的垂帘听政生涯结束。】
【治平元年(公元1064年),宋英宗亲政。】
不愧是你啊,韩琦。
欧阳修皱起的眉头舒展开,满意地笑了。
仅仅十三个月,问题不大。
等着看热闹的刘彻不满地皱起眉,心里疯狂捶墙:“可恶,输了。”
凭什么对方这么好运?他就要等到太皇太后去世才能亲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