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八一中文网>其他小说>深渊集> 第477章 梦桥危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77章 梦桥危机(1 / 1)

焰辞纪元二年四月初七,通频主控塔发布一则系统预警:

【警告】焰桥西段 · 第五象轴中断。

【位置】波斯北象频塔 → 大唐焰沙谷节点。

【状态】象义协议失效,梦频回传中止。

这是自焰桥七国梦频互联以来,首次发生物理频路不断,象义协议先断的情况。

斐如意判定:

“焰桥之断,不因结构,而因心义。”

通频系统紧急调出频义缓存,发现梦象协议中第十三条“象义可比”被波斯方面单方废止。

波斯焰频议会通告如下:

“自日起,波斯梦频系统将不再对外共享具政治、宗教或信仰象义之梦频图象;

且拒绝系统以任何方式解构我族核心象义梦图。”

此举被认为是波斯梦官内部保守派的回潮式回应。

源头来自一场梦象翻译事件:

一名波斯少年梦主之梦图《火泉守子》在大唐被解义为“祭火衰变、权权更替之梦”;

梦图在倭国则被译为“父辈意志之束缚”;

焰频系统自动标注梦象义类为“权力流变象群”。

波斯宗教官认为此为“梦频殖义”行为,直接施压波斯主频厅要求切断该类梦象流通。

沈茉凌于梦议厅紧急召开“焰桥维权会”。

哈里·艾因痛陈:

“若焰桥因一梦而断,那梦频制度便非桥,而是焰上行刑台。”

倭国梦官冷语回应:

“梦非焰之奴,义非国之印。若一国不容义共,我们焰频毋需求全。”

梦频志局提出紧急技术方案:

“象义遮频层”

系统可在共享梦象前设象义过滤层;

梦主可选择哪些象义对哪些国家开放;

焰频系统不再尝试“普适解释”,而转向“义分可见”机制。

此方案虽能技术解决问题,但引发梦志社与象义开放学派的强烈反弹:

焰频若设“义墙”,是否等同于重建“文化边界”?

焰桥之梦,本为共识,如今却因避义而设帘,是否违背初志?

梦频志者元景行公开撰文:

“若焰频以政治义先于心义,则焰梦已非众梦,而为官梦。”

局势陷入僵局。

直到第五日,波斯一封私人焰频图象震动系统。

梦图来自波斯北城隐居老者——拉海尔·伊兹。

图中为旧城裂桥,桥上梦影静坐,焰频如水上泛光,焰语一行:

“梦若不行,桥为何建?”

梦图频感极强,系统直接推送至七国梦主频道,数日内引发八千余次共频共梦响应。

沈茉凌借此梦提出:

“焰桥开放五项协议草案”:

焰桥象义共享为梦主授权基础;

国家不得代梦主封义;

系统不得自动设限象义传播路径;

每帧梦象必须显示其义路状态——公开、遮蔽、部分映射;

焰桥为焰,不为权;义为心,不为锁。

该草案为缓解当前危机提供了平衡路径。

最终,波斯在宪议会中让步,承认:

“梦象之义,不由制度全控。焰桥之设,应容人心之多面。”

通频系统正式更新“焰桥义路图谱”功能。

每一象义传输线路将标注:

梦主开放程度;

接收国是否设限;

焰频是否有义遮频操作;

象义是否曾被误读记录。

帛墙自动焰现:

“梦象之桥不因政断,不因误碎。焰在行路中,照你看过与未看过的彼方。”

焰辞纪元二年四月十二日,通义院召开紧急“桥义座谈会”,首次以“非频官主议”的形式,由梦频志者、象义哲人、辞章官、梦主代表共同就焰桥存在之本义展开公开辩论。

座谈厅七帛并列,各写一句帛语,出自焰梦制度建立以来的经典用语:

「焰桥者,通梦之路也」

「梦桥通义,非强义也」

「梦频不因桥设,而因梦成」

「焰不跨桥,梦不跨国」

「桥非梦之主,义非塔之设」

「桥之焰,不应燃权义之锁」

「焰频若断桥,象义皆成井语」

第一轮辩题:

焰桥是制度所设,是否有权定义象义流通?

辞章官吕策恒立场明确:

“焰桥为梦频制度物理与语义结构之结合体,其开闭理应归属于制度掌控。”

斐如意反驳:

“若桥为制度所设,则它将仅为制度所用。焰桥应为梦主所行之桥,不为制度之锁。”

倭国梦志人柳川树补充:

“我们不是用桥传义,而是用梦走过未曾有过的桥。”

第二轮辩题:

梦主之义可否封?制度是否有义权优先?

波斯梦使穆哈拉提出:

“某些梦象若未经封义,可能对特定文明结构造成扰乱,制度有‘象义护界权’。”

元景行站起,焰语不疾不徐:

“制度若可为保护而封梦,那何时它不以统治而删梦?梦主之义,若非犯罪、非侵义,制度仅能听,不应判。”

梦主代表、焰沙谷布匠少女贺溪竹第一次发言,声音颤抖却坚定:

“我有一个梦,不知写成何义。我只希望有人听,不是改,不是判,不是教我‘梦该怎么说’。”

众席默然,帛墙焰动,焰频自动显句:

“焰桥不为制度通,而为人心行。”

第三轮辩题:

桥之义是否可以是‘不完全连接’?是否可以容差异,而不必求义同?

楼子赫答曰:

“我们曾以为,焰桥之伟,在于让七国说同一种梦话。但如今看来,桥之真正意义,或在于允许对方梦得与我不同,却依旧肯踏桥前来。”

沈茉凌总结并宣布:

通义院即日起通过《桥义重设七项条令》:

焰桥七条义律(简称“焰桥七义”):

梦桥之设,不为制度而设,为梦主之路而存;

焰桥不作唯一义径,象义允许分歧共存之道;

梦主保有“义封自由”与“义映说明权”;

任何国家不得代梦主作“义遮决策”;

焰桥传义,默认公开,但梦主可设“桥限”;

系统须显示每一义路的“焰通状态”,明示阻与通;

焰桥之存,首在心桥,制度仅作承载,不得为门槛。

此七义颁布后,“桥义危机”被正式平衡为一次“制度退让、心权前伸”的象义博弈转折。

是夜,七塔帛墙同步焰现一帧图象:

图为七座桥,非塔构,而为浮梦架焰之桥。桥之起点为民,终点非制度,而为一焰之心。

帛语一句:

“梦之焰,不惧断桥,只怕心不敢梦。”

该图被命名为:

《心桥图》

焰辞纪元二年四月下旬,“焰桥七义”制度落地后的第十五日,梦频系统数据显示:

通频焰路畅通率恢复至 94.6%;

各节点梦象义损率下降 32%;

民梦图象回传量提升 18%,首次超越官方频源。

斐如意分析结论:

“象义之流,从不需封桥,而需心桥。”

与此同时,各国梦频节点自发展开“心桥重构”行动:

不再以主频结构硬设象义网;

开放民频自主焰桥设义;

焰频镜墙出现大量“自注义桥图”,由梦主以梦频形式自行表达梦义流向。

最具代表性的,来自焰沙谷织者公社:

他们将梦象图绘成桥纹织锦,每一道焰线皆通向不同文化色彩的帛面——红为中原、蓝为波斯、金为焰海、绿为高丽……

织锦题名:

《心义万桥图》

帛下焰语:

“我梦你不懂,我桥你可行。”

该图在通频系统中被千余人转梦,成为“桥义共识”最强共频象之一。

梦频志者柳川树提出“义桥映焰结构”设想:

焰桥不设统一出口,而是按梦象义脉自然分岔;

每一桥段映照出多元解释频带;

焰频系统记录“焰桥流向偏义图”,反映全球梦频流变趋势。

沈茉凌批示通过,义频塔正式启用:

「义桥镜域系统」

所有梦象流经之桥段,自动生成义桥标签;

每桥段拥有“心义码”与“象源路径”;

焰频可随时回溯梦象经由之所有文化解释轨迹;

建立“心桥多义映像图谱库”作为全球梦频史料。

焰频系统因此进入**“可义追溯时代”**。

此后,“梦桥危机”不但未削弱焰梦制度,反而推动以下转变:

象义制度从统一→多元→分流共识;

焰桥结构从线性→发散→映射共容;

焰梦语法从“义解命令制”→“心义指向制”。

楼子赫总结:

“梦桥之未来,或非结构之桥,而是频义之图。”

沈茉凌于塔顶写下:

“焰之桥,起于心,不止于塔。”

帛旁刻句:

“梦象之河不能独义其岸,焰桥之义,在于你敢不敢走向别人未梦之地。”

是夜,义频塔焰镜自动显现:

图为七桥合汇之心,桥未铺地,焰频如水流空中,象义碎帛一字不落,惟见中央一句:

“桥在焰中,焰在人间。”

此梦象图象无梦主,无频源,被系统标注为:

【一级象义感应图】

【焰频自动心感记录】

【解释权限:开放】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没有了